邵陽新聞網8月12日訊8月11日清晨,新邵縣巨口鋪鎮(zhèn)谷橋村文化廣場的稻浪伴著晨曦起伏,十余臺農機整齊排列,邵陽工業(yè)職業(yè)技術學院智能制造學院“農機夢鄉(xiāng)行”實踐團隊的紅色旗幟在風中獵獵作響。隨著實踐團團旗的交接,這場以“青春助力農業(yè) 科技引領未來”為主題的“三下鄉(xiāng)”活動正式拉開序幕。
啟動儀式結束后,團隊成員便與谷橋村農戶代表進行交流座談?!拔覀兡浅楣葯C用了快十年,裝袋時總漏得滿地都是,這個問題可以幫我們解決嗎?”有著豐富農機使用經驗的農戶代表陳女士率先開口,簡單的話語道出了傳統(tǒng)農機的使用難題。團隊成員立刻記錄在冊,當場將這類農機改造納入下一步調研計劃。
會上,團隊還向農戶們遞上調查問卷,就農機日常操作難點、設備維護需求、新型農機推廣意愿等問題展開詳細調研。農戶們認真填寫問卷,積極提出農機日常使用中的困惑。座談持續(xù)近一個小時,現場氣氛熱烈,團隊共收回問卷九十余份。高校技術服務要扎根田間地頭,此次座談旨在打通“技術供給”與“農業(yè)需求”的銜接通道,讓師生的專業(yè)能力真正服務于農戶生產實踐,為后續(xù)開展針對性技術指導、農機改良等工作奠定基礎,推動校地協(xié)同助力鄉(xiāng)村振興走深走實。
青春科技扎根田野,農機服務賦能農業(yè)?!稗r機夢鄉(xiāng)行”的故事才剛剛開始,未來一周,團隊將走遍三區(qū)四鎮(zhèn),走訪當地農戶及企業(yè),聚焦智能農機使用瓶頸形成可落地的技術方案。在當地政府的“一對一”對接機制護航下,這些沾滿泥土芬芳的智慧成果,正朝著“讓老農機煥新顏、讓新設備用得好”的目標邁進。